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一、中山高质量全面小康建设的主要成就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论述,为我们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全面小康社会,怎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直以来,中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历程中自觉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民生改善、民主法治、生态优化,走出一条颇具中山特色的高质量全面小康发展之路。在“2020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含副省级城市)”排名中,中山位列第20,五个小康分项指数均达到A+水平,具体指数为132.88,远高于前100名城市全面小康平均指数(119.47),为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措施
(一)优先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中山一直比较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尤其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很早就着力解决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实际问题。从“十二五”以来,中山市每年民生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持续上升,高的时候甚至达到80%以上。连续多年推进“十件民生实事”建设,坚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群众“过得好”,让广大群众切实共享发展成果。因而,中山多次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很强。
(二)注重协调均衡发展,着力破解“二元社会结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山也存在较明显的“双重二元结构”。近年来,中山市不断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创流动人口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积分申领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等制度,着力破解外来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外来人口融入城市,促进新老中山人的融合,其成效甚为显著。同时,中山注重发挥镇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自主发展动力,以镇区均衡发展为特色,镇区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率较高,主城区与镇区中心区的差距不明显。采取一村一策,破解“问题村”“欠发达村”的发展困局。持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高质高效种养业,助推经营性收入增长。健全和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有序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壮大经营主体,通过财政支农资金,引导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抓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工程。积极为新型农民创业搭建平台,强化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创业、努力就业、合理择业。经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较高,城乡发展差距日益缩小。2019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478元,比上年增长7.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50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49:1,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小。
(三)健全社会保障,加强“兜底”“补短板”力度
中山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发展,2010年率先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整体转换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于2012年全面完成。近十年来,中山市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能衔接、可持续”的城乡一体模式加快形成,社会保险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到2019年底,五大险种参保总人次950.32万人。
另外,中山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增强“底线民生”的兜底强度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2019年社会救济总人数16569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户数2780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4803.3万元。自1988年开始的“慈善万人行”,已经持续32年。30多年来,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共筹集捐款超过15亿元,所募集资金参与了医院、学校、安居工程、敬老院等近100个重点公益项目的建设,为数以万计突陷困境的家庭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综合援助。
(四)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
中山在全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其社会治理创新风生水起,在全国形成了响亮的品牌。主要有:一是加强党政领导,构建“1+5+N”全民参与社会治理体系;二是强化社会协同,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三是引导资源下沉,构建“2+8+N”社区治理模式;四是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形成“10+N”全民创无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五是率先建立流动人口积分制制度,推动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六是以枢纽型组织为载体,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体系。2016年,中山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城市”;2017年,第6次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第4次捧回全国政法综治最高奖项“长安杯”;中山“智慧公安”项目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2020年,中山第六次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五)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精品城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期以来,中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全市24个镇区全部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村建有卫生站,全部镇区成为国家或省级卫生镇,连续多年在全省各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中位居前列,成功创建为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市”。一方面,全面推进山、水、林、城绿化行动。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落实点线面联动、市镇村一体,持续推动“创森”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推动城市森林扩容提质。森林质量位于全省前列。另一方面,以整治脏乱差为重要突破口,促进环境美化创建从主城区向农村及城乡接合部延伸。中山市板芙镇、南朗镇、古镇镇、南头镇获得广东省森林小镇,东凤镇获“广东省森林小镇示范镇”称号。
■三、新阶段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中山在新发展阶段应更加勇立潮头,奋勇开拓前行,力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再创新辉煌。
(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各行业各领域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全市形成立足发展新阶段、确立发展新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导向的思想观念共识,以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姿态,把战略重点和发展重心调整到高质量发展上来。紧紧抓住“双区驱动”的大好机遇,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势,更加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提高产业发展统筹层级;聚焦制约中山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搞好顶层谋划设计,画好蓝图,系统探索切实可行、具有创新性的思路举措,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大力搭建和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创新型、领军型人才;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步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创新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二)继续大力提振“敢为天下先”的精气神
中山迎接新挑战,需要继承和弘扬“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创新、敢作敢为敢担当的中山精神。需要敞开胸怀,立足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面向长三角、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级大湾区,对标先进,发现不足,明确追赶的标杆。中山是有文化底蕴的,中山是有历史积淀的,中山是有辉煌的创新创业奋斗经历的和优质文化观念土壤的,对于“重振虎威”、高质量发展、构建发展新格局,全市人们充满期待,我们更需要信心和自信。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调动激发各方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担当作为。
(三)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完善“一核多元”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在新发展阶段,立足于新发展目标,更需要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保证党的宗旨、初心的有效实现。以党建为龙头,牵引各项工作的开展。以从严治党为抓手,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配强党政班子,以增强其号召力、凝聚力、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体制着眼,建立权责明晰、上下贯通的纵向治理架构,推动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提升治理现代化效能,使中山在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再创“中山模式”“示范样本”。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全民参与”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中山要进一步发挥“全民参与”的优势,全面发动群众、调动群众、激励群众广泛参与,发挥群众智慧,群策群力,全面铺开全民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广泛吸纳民意,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做到让群众愿参与、能参与、真参与、乐参与,广泛参与到各种具体创建活动之中。更要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在创新创业中,激发广大群众千帆竞渡的干劲和热情。逆水行舟用力撑,只有依靠全市人民的参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才能一往无前。
(五)进一步拓展外来人员参与途径和方式,营造更高水平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首先,要进一步创新、不断拓展外来人口参与治理的平台、途径、方式。让更多外来人口可以参与、能够参与、知道怎么参与、乐于参与,在参与中实现融入,在参与中实现共享。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继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扩大流动人口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积极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常住人口全覆盖。更要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重大举措落实到解决外来人口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公共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问题上来,最大限度提升外来人口的获得感。再次,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分担外来人口市民化成本共担机制。外来人口融入城市涉及多个方面的体制改革,需要支付巨额的改革成本。要合理消化这一成本,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外来人口积极参与,逐步建立一个由政府、企业、社会、外来人口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成本分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