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该不该培养员工呢?
培养人才固然重要,而然而很多情况是辛辛苦苦把人培养出来了,结果却给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 那么,企业该不该培养员工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企业而言,其实最大的成本并不是“煮熟”的员工跳槽了,二是那些没有培养的过的员工,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经营一家企业就与带兵打仗一样老板就像将军,员工就像士兵,将军进行做战训练,若士兵跟不上将军的思路,怎么能打胜仗呢?同样的道理,要想让员工的思路跟上老板的思路,能很好的配合老板的经营战略,必须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培训是培育和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性工作,也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能给员工及时“充电”调整,不让员工的能力硬起来,员工价值只能年年“折旧”,企业不重视培养,就不能“升级换代”增强活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此外,在职场,优秀企业都非常愿意提拔、培养内部人才。而不是全靠外部招聘。对于内部人才的优势有着两点:一是内部人才更值得信赖,企业对内部员工大多知根知底,摸透了脾气秉性,经过一定时间的考核,认可了他们的人品,可信赖度明显超过新人,可降低公司风险。二是,内部员工更值得托付。内部员工熟悉公司业务,与公司企业文化匹配度更高,他们也更加认可公司,忠诚度明显高于新人,比起空降的新人,公司更愿意将核心业务交给提拔上来的内部员工去做。
把员工培养看作是“投资”
许多企业把员工培养看成是“成本”,认为获益者仅仅是员工,但其实企业应该把员工培养看作为投资,“投资”是一个长远的行为,它有未来收益,能够产生利润,而做企业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投资行为,当然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因此,在进行员工培育之前一定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你需要明白员工在这过程中不满意,会选择离开,你也需要明白,在这过程中,有其他因素的发展(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也会使其离开。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淘汰是必然现象,当企业跑得比员工快了,那么员工就会被淘汰;当员工跑的比企业快了,那么员工就会淘汰企业,这本身就是一种物竞天择的过程,别动不动就冠以情感和忠诚来相互绑架。你怕员工成熟了翅膀就硬,员工还担心你这个平台不够成熟呢。对于企业主而言,既然选择做企业就等于选择了做企业必然要付出的成本和或许得到的高额回报。
客观看待人才“翅膀硬了”就飞走了
与员工相比,其实企业属于强势一方,拥有更优质的资源,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公司在忧愁或愤怒自己培养了的员工离开这件事呢?本质原因还是没有脱离强权思维和控制思维,企业总认为,今天我培养了你的能力,你就应该属于我们企业,并且感恩图报。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每个人只属于他自己,他并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现代社会企业跟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再不是控制和雇佣的关系,而是逐渐走向了合作和联盟的关系,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平等的,所以对于个别员工的离开动辄就上升到忠诚、背叛的高度,过度把精力和视角放在已培训的员工离职这种问题时,也侧面反应了做老板的内在的不自信。
作为企业,员工的培养与成长也应该是企业的一部分责任,我们经常听到说员工不要有颗玻璃心,做企业更不能有玻璃心,心胸宽广才有企业的样子,当你从心态让对员工离开这件事放松下来,你的方法就来了,比如说海尔、华为、谷歌鼓励的内部创业;比如说投资他,与他形成合作与联盟的关系。与其说担心员工翅膀硬了离开,不如创造可以让他成熟之后飞翔的舞台。
维系与经营合作情感
企业需要懂得如何在员工的情感银行里进行储蓄,可以说在面试招聘的时候,我们可能选择门当户对,但如果我们结婚了,就需要懂得维系与经营,企业在帮助员工成熟长大的同时,需要用愿景与使命去召唤他们,用团队建设去凝聚人才,用企业文化去沉淀经历汇聚情感,此外,一个好企业,要满足员工的马斯诺需求,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才能真正留住员工。